更新时间 : 2019-05-20
黄太吉传统美食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工具让一个仅仅13个座位的小煎饼店生意火爆京城,在短短9个月内即获得成功,成为了一个在网络上被消费者热捧的全新个性品牌,并且已经以4000万人民币的估值引进了靠前批天使投资人,黄太吉传统美食创建一个全新的互联网化餐饮帝国的梦想正在稳步扩张。
黄太吉的成功带给我们创业者哪些启示呢?
一、选项一定要接地气
黄太吉煎饼铺的老板叫赫畅,典型的80后创业者。从22岁起他先后经历了百度、去哪儿、谷歌担任品牌与用户体验管理工作,26岁与英国传奇广告教父萨奇兄弟创办4A数字营销公司,28岁创建数字创意公司DIF。黄太吉是他的第三次创业。
相对于前两次创业,做黄太吉这事被周围的朋友泼了不少冷水,用赫畅的话说“除了我老婆,基本没有人看好我卖煎饼这事”。周围朋友的劝阻赫畅也能够理解他们的用心,但是在赫畅看来,卖煎饼是一件非常“接地气”的事,且餐饮行业又是离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行业。
据了解,在经历了几番跳槽之后,赫畅特别想自己做点事儿,但又苦于不知具体做些什么。由于老婆是天津人,自己和老婆都喜欢吃煎饼,所以开始对做煎饼这件事产生了兴趣。
两个人经过商量,决定做一家煎饼铺,但店铺形式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街头店,他希望能够颠覆煎饼之前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于是他决定把煎饼店开进北京的CBD。
为什么选择煎饼为自己创业的切入点,赫畅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先,从行业趋势上,赫畅认为中国的快餐有个特点:要么太接地气,要么太不接地气。另外,中国作为一个饮食大国,孩子的同年被很多洋品牌快餐所包围,这是不正常的,中国人应该有自己引以为豪的快餐品牌。
此外,从制作工艺上讲,中国的美食相对于汉堡、披萨等西式快餐,在标准化工艺上要复杂的多,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定了中国快餐的发展。
如何才能既保证快餐的效率,又能还原现吃现做的工艺,且便于携带,综合考虑权衡之后,赫畅发现煎饼是个不错的切入点。
二、真正好的营销,跟钱没关系
微博、微信、大众点评LBS,每一样黄太吉运用得都很溜。但并不是和其他一些小店那样开个微博打个广告而已。赫畅非常注重微博、微信营销的效果。黄太吉的微博上,美食粉丝们在上面进行频繁互动。较近,他还应邀参加厦门的微博营销大会并演讲。对于微博营销,赫畅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先,无论是企业微博,还是其他社会化媒体形式,要想让大家参与话题讨论,先内容一定不要只注重宣传产品,而要有话题性,这样话题才有附着性。而黄太吉,在话题的附着力上,下足了功夫。时不时抛出一些带有附着力的话题来,引发大家的讨论和围观,例如煎饼店开进CBD、老板开奔驰送煎饼、美女老板娘送餐、煎饼相对论公开课等,这已成为很多粉丝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除了话题要有依附性之外,更要为食客们提供方便分享的环境和氛围。很难想象在一个只有13个座位的煎饼铺里,还提供无线上网服务,之所以这么做,赫畅希望能为顾客建立一个“分享”的环境和氛围,让大家快速的在用餐时就把自己“用餐经验”快速分享出去,传递给自己的朋友。
还有就是积极地和粉丝回复互动。据赫畅称,从开业至今黄太吉共收到过约7万多条微博评论,老板赫畅把每一条微博的评论都会在靠前时间逐一回复,他认为这么做的动机不仅仅是互动,更重要的是用心和顾客沟通,迅速、及时的回复更是诚意的一种体现。
除了微博、微信、大众点评等平台,主流媒体也是一个不容忽略的渠道。据悉,正是通过北京电视台的”BTV美食地图节目“,才让这家店让更多的吃客熟知,影响力社会化媒体扩散到全社会。对于黄太吉的营销,赫畅认为,往往看上去越不像营销的“营销”,产生的效果反而会更好,继续阅读《雕爷牛腩是怎么做微信营销的?》。(来源:仙人掌网)